0. 序

第一部分  从孩提到大学时代

家历简况 
我的阆中岁月(1934.5-1949.11) 
春风得意(1950-1956) 
深刻教训 
千钧一发   
封闭自训,高考中第     
五年学生生活(1956.8-1961.8)
动用警备区的军车   
半只草鞋           
中国的大饥荒                      

第二部分  风口浪尖品百味

成家立业   
下放    
在内江火电厂当工人       
在达县农村           
下放到铁道兵部队   
在十年文化大革命中      
101 辩论团     
我的疑惑与反思 

第三部分  迟到的春天

拨乱返正       
科研选题   
企业能量平衡     
科学研究           
我的著作 
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                   

                              序

父亲的自传是不需要序的,因为它本身已精炼到了许多话语都可以当作人生警句格言来阅读,越咀嚼越有味。最近恰逢父亲八十寿辰庆祝活动的筹备期间,我需要写点东西作为在生日宴会那天的演讲稿子,除了凭那已经不太可靠的记忆去回想,自然的就把父亲的自传多读了几遍,不仅丰富了我演讲的思路,而且也感受到一些新的体会,趁这次父亲自传印制成书的机会,权作序写下来一并分享。

父亲一生首先是个实践者。从早期长江水文站的战天斗水,大学生时期到农村去犁田种地,教师时代到铁路工地上施工造饭,到后来改革开放后的企业能量平衡和有效利用的工程项目,无不展现父亲的人生理念:积极主动的人生实践与自然环境的有效(能量)交流将给社会产生有利(正向)的效益。

父亲又是个学者。从少年时期弃古学和经商之道而对现代科学知识的独有渴求,青年时期在仕途之道已现端倪时主动进取考入大学专攻热物理学,中年时期对有效能源利用的学术研究, 到今天老年时期对健康人生的知识获取与传播,无不体现一个学者对自然和科学知识孜孜不倦的一生追求。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父亲研有所成的能源有效利用的㶲(Exergy)分析是继热力学熵(Entropy)分析后的重要研究领域。在热力学中,熵就是无序状态或无用性的度量,而在我所涉及的信息论中,熵表示不确定性,最大熵系统是下一时刻最不确定的系统。相比之下,㶲作为一种评价能量价值的参数,是在给定的环境条件下,理论上最大可能的转换到任何其他能量形式的那部分能量。通常的热量平衡和能量转换效率并不能反映出有效能量的利用程度,㶲效率分析是收益㶲与支付㶲的比值,据此对给定的热力系统建立㶲平衡关系式,并对其进行㶲分析,分析能量利用的合理性,分析各种损失大小和影响因素,提出改进的可能性及改进途径,并预测改进后的节能效果。这是父亲在改革开放后的学术研究对重庆以至全国的企业能源利用产生直接经济效益的理论基础,其研究的应用深度和广度在二十年后的今天更具影响力。 世人皆知中国工业大发展的一个负面效果是自然资源的消耗,空气淡水的污染,能源(尤其是高质能)的短缺,现在看来,父亲在众多课题中选择了㶲能的分析研究和应用尤显其前瞻性。

父亲更是一位老师。不仅交给了我许多实际的知识和做人的道理,而且还身体力行,直到今天依然不时给我指点迷津,这授业解惑为人师表的精神是每一位细心读者都能体会到的,当然我最希望亲爱的母亲——曾老师,同意我对父亲的这些说法啦!

儿子,庆南
写于二零一四年早春三月家中
科克兰,华盛顿州,  美国

下一页:前言